您的位置:中医院首页 > 健康园地 > 【每周一药】“发汗峻药”——麻黄 > 正文
【每周一药】“发汗峻药”——麻黄
发布时间: 2023/3/24 11:24:54 阅读次数:3152

     【每周一药】是我院以介绍临床常用中药相关知识为主题的中医药科普栏目。其介绍范围来自《中国药典》、《浙江省中药炮制规范》等。中药的认识和应用,在中国已有数千年的历史,它是我国人民认识大自然以及和疾病做斗争过程中总结的智慧结晶,数千年来,它对保障国人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发挥了巨大的作用。本栏目介绍的内容只作为科普宣传,不作为患者自己用药的依据。

      麻黄,发汗力强,为发汗解表第一要药。其应用历史非常悠久,秦汉时期,医圣张仲景用麻黄类方剂治疗伤寒、喘咳、水湿、黄疸等病症;魏晋南北朝时期,麻黄的应用范围扩展到外伤类疾病的治疗;明清时期,麻黄的功效得到进一步拓展。在新冠肺炎初期治疗阶段,麻杏石甘汤更是被广泛应用。作为中药界的一员猛将,其“发汗用茎,止汗用根,一朝弄错,就会死人”,用之得当,病去不留痕,用之不当,则后患无穷。

【别名】龙沙、狗骨、卑相、卑盐

【来源】本品为麻黄科植物草麻黄Ephedra sinicaStapf、中麻黄Ephedra intermediaSchrenk et C. A. Mey.或木贼麻黄 Ephedra equisetinaBge.的干燥草质茎,采挖为秋季,主产地山西、河北、甘肃等。

【性状】草麻黄:呈细长圆柱形,少分枝,直径1-2mm。有的带少量棕色木质茎。表面淡绿色至黄绿色,触之微有粗糙感。体轻,质脆,易折断,断面略呈纤维性,周边绿黄色,髓部红棕色,近圆形。气微香,味涩、微苦。

中麻黄:多分枝,直径1.5-3mm,有粗糙感。节上膜质鳞叶长2-3mm,裂片3(稀2),先端锐尖。断面髓部呈三角状圆形。

木贼麻黄:较多分枝,直径1-1.5mm,无粗糙感。节间长1. 5-3cm。膜质鳞叶长1-2mm;裂片2(稀3),为短三角形,灰白色,先端多不反曲,基部棕红色至棕黑色。

【炮制】麻黄、炒麻黄、蜜麻黄

【性味与归经】辛、微苦,温。归肺、膀胱经。

【功能与主治】发汗解表,宣肺平喘,利水消肿。

【应用与配伍】

风寒表实证:症见恶寒发热、无汗、头身疼痛、脉浮紧等,每与桂枝相须为用,如麻黄汤《伤寒论》。

气喘咳嗽:以治风寒外束,肺气内壅之喘咳最为适宜,常与苦杏仁合用,如三拗汤《和剂局方》;若治寒痰停饮,咳嗽气喘,痰多清稀者,常与细辛、干姜等同用,如小青龙汤《伤寒论》;治肺热壅盛,高热急喘者,常与石膏为伍,如麻杏甘石汤《伤寒论》。

风水浮肿:治水肿、小便不利兼有表证者,每与甘草同用,如甘草麻黄汤《金匮要略》。

【用法与用量】煎服,2-10g,。发汗解表宜生用,止咳平喘多炙用,小儿、老年体虚者宜用麻黄绒。

【使用注意】本品发汗力强,故表虚自汗、阴虚盗汗及肺肾虚喘者慎用。麻黄碱有兴奋中枢的作用,故运动员慎用

【贮藏】置通风干燥处,防潮。

【其它】现代研究认为,麻黄所含的麻黄碱和伪麻黄碱是其主要有效成分,可松弛支气管平滑肌以平喘,促使机体发汗;伪麻黄碱还有利尿作用。用麻黄碱为原料合成具有多种兴奋作用的苯丙胺类药物,用于嗜睡症、肥胖症、儿童注意缺陷障碍、抑郁症和中枢神经系统抑制剂中毒的抢救等,但此类药物会产生依赖性。

参考文献:

《中国药典》2020年版

《临床中药学》中国中医药出版社

《浙江省中药饮片炮制规范》2015


供稿:乐清市中医院中药房宣传组

排版:曹伟

审核:吴思棋



  
 
   
浙WWS标2012042600018号
  医院首页 | 关于我们 | 联系我们 | 加入收藏 | 设为首页 | 人才招聘 | 流量统计
  Copyright © 2011~2012 乐清市中医院 版权所有. 浙公网安备 33038202002603号
  医院地址:浙江省乐清市建设东路206号 电话:联系电话 亿新科技 技术支持 浙ICP备10009505号